各位正在关注
事业单位的小伙伴们注意啦!2026年事业单位招考季即将到来,很多同学在岗位表里看到“聘用制”和“编制”两个词,搞不清到底有啥区别。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划重点,用最直白的例子讲清楚两者的差异,助你选岗不迷糊!
一、事业单位聘用制VS编制,身份差别有多大?
编制岗位:简单来说就是“铁饭碗”。你的名字会出现在单位的人事编制表里,工资由财政全额拨款,享受五险二金(多了一份职业年金)、带薪休假、职称晋升等福利。2026年多地明确,新招录的教师、医生等岗位仍以编制为主,尤其是偏远地区岗位,报名门槛可能降低但稳定性不打折。
聘用制岗位:属于“合同工”,签的是事业单位聘用合同,通常没有财政拨款,工资由单位自负盈亏。虽然同工同酬政策逐步落实,但福利待遇可能缩水,比如公积金比例低、年终奖浮动大。不过好处是灵活性强,2026年部分省份允许聘用制员工通过考核转为编制,比如浙江某市属医院的“优才计划”就给了优秀聘用制医护转编的机会。
二、关键区别,稳定性、晋升、考试门槛
稳定性
编制岗位除非犯重大错误,否则不会被辞退;聘用制则可能因单位效益或考核不达标被解约。2026年多地试点“备案制”岗位,介于两者之间——人事关系挂靠在人才中心,但享有部分编制福利,适合想留有余地的同学。
晋升空间
编制内晋升通常按工龄和职级走,每年有固定涨薪;聘用制更多看个人能力和单位政策。例如某省属事业单位2026年招聘公告提到,聘用制员工晋升需通过额外技能考核,而编制岗只需年限达标。
考试门槛
编制岗普遍要求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,部分岗位需专业对口+资格证(如教师证、护士证);聘用制岗位可能放宽至大专,甚至接受非全日制学历。2026年江苏某县级
事业单位招聘中,计算机维护岗位明确接受大专生以聘用制形式入职。
三、选哪个?这几点帮你避坑!
看岗位属性
如果目标是学校、医院、科研院所的核心业务岗,优先选编制;若是行政辅助、后勤保障类岗位,聘用制性价比更高。
算清隐性成本
编制岗虽然稳定,但考试竞争激烈,2026年深圳某区教育局招聘中,1个小学教师编制岗引来800人报考;聘用制岗位虽然好进,但可能面临频繁跳槽的风险。
关注政策红利
2026年起,多地推行“编制周转池”制度,临时紧缺岗位可申请增编,部分聘用制员工有机会“曲线入编”。建议定期查看当地人社局发布的灵活用工政策。
2026年考事业单位,别被“编制”二字盲目劝退。如果你追求极致稳定且愿意付出努力备考,编制岗值得冲;如果更看重岗位实操经验或暂时不符合编制条件,聘用制也能提供不错的成长空间。记得擦亮眼睛看招聘公告里的细节条款,比如合同年限、转编条件等,理性规划自己的职业赛道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