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业单位是指什么单位?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机关领导、不实行经济核算且经费由国库拨付的部门或单位,与企业单位相对。常见的事业单位包括学校、医院、某些研究所等。事业单位的名称通常以“中心”“会”“所”“站”“队”“院”“社”“台”“宫”等字词结尾,例如会计核算中心、卫生监督所、司法所、银保监会、质监站、安全生产监察大队等。
一、事业单位是指什么单位
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,由国家机关举办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,从事教育、科技、文化、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(《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》国务院第252、411号令)。事业单位不属于政府机构,但通常会获得国家的财政补助,主要分为以下几类:
1.全额拨款事业单位
经费由国家财政全额拨款,主要承担社会公益服务职能。
2.差额拨款事业单位
部分经费由国家财政拨款,其余部分需通过自身经营活动或服务收费补充。
3.自收自支事业单位
经费完全自理,国家不拨款,通过自身经营活动或服务收费维持运营。
1.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;
2.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、法律、法规;
3.遵守纪律、品行端正,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;
4.具备岗位所需的学历、专业、职业(执业)资格或技能条件及岗位要求的其他条件;
5.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;
6.年龄18周岁以上、35周岁以下,具体以招聘岗位中要求的年龄为准;
7.香港、澳门、台湾居民中的中国公民,符合岗位要求的资格条件可以报考。
三、事业单位的考试内容有什么?
事业单位考试通常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阶段。笔试部分主要涵盖《职业能力测验》与《公共基础知识》。其中,《职业能力测验》与公务员考试中的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》在内容上较为相似,主要差异体现在题量和题型难度上。而《公共基础知识》的考查范围较为广泛,包括政治、经济、科技、文化、历史、时事、哲学理论等多个领域。此外,根据岗位需求,还会设置相应的专业科目考试,但专业考试并无统一标准。面试形式多样,常见的有结构化面试,部分岗位会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,教师岗位则多以说课形式进行。需要注意的是,事业单位考试的具体内容应依据招考公告及报考职位的要求来确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