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的面试环节因其严谨性和多样性备受关注。许多考生常问:“
江苏省考面试形式是结构化吗?”答案是:结构化面试确实是主流形式,但并非唯一模式。江苏在坚持结构化核心的同时,不断创新试点新形式,形成了一套兼具规范性与灵活性的测评体系。
江苏省考面试中,结构化面试占比超过80%,是绝对的主流形式。其核心特征在于流程标准化、题目固定化,但具体实施又细分为两种模式:
“10+15”模式:考生先在备考室思考10分钟(可列提纲),随后进入答题室用15分钟作答。考场提供题本、纸笔,并在时间节点进行语音提醒(如思考剩余2分钟、答题结束前1分钟响铃)。该模式是南京、无锡、徐州等大多数地市采用的主要方式。
“20分钟包干”模式:考生直接进入考场,需在20分钟内连续完成全部4道题的阅读、思考与作答,无单独备考环节。常见于苏州、省直部分岗位及镇江等地。这对考生的时间把控与抗压能力提出更高要求。
两类模式均要求考生独立完成答题,考官仅依据统一标准评分,确保公平性是其根本原则。流程上均包含抽签(电子化)、候考(严格管理)、答题(7名考官+4名工作人员在场)、候分(现场公布成绩并签字确认)等标准化环节。
二、江苏省考面试创新试点:结构化小组与无领导讨论的探索
除传统结构化外,江苏近年来积极试点新型面试形式,以更全面考查考生能力:
结构化小组面试(重点扩大试点)
3名考生为一组,流程分三阶段:
备考阶段(15分钟):在备考室完成3道题的思考并撰写提纲;
轮流答题阶段:按ABC>BCA>CAB顺序每人限时2分钟答题;
互评与回应阶段:每人2分钟点评他人,1分钟回应质疑。
该形式在2024年省考中扩大试点范围(如税务、行政执法岗及部分市属岗位),重点考查临场反应、逻辑批判与团队协作能力。
无领导小组讨论(小范围试行)
6-9名考生围绕给定材料,通过自由讨论(30-40分钟)达成一致意见,流程包括:
个人陈述(阅读材料后每人2-3分钟发言);
自由辩论与协商;
代表总结陈词(3-5分钟)。
2024年仅在省直部分岗位及宿迁地区试点,侧重评估组织协调、说服力与团队意识,尚未全省推广。
三、江苏省考面试江苏特色:分级命题、长题干与务实导向
即便以结构化为主,江苏面试仍呈现鲜明的地方特色:
ABC类分级命题,精准匹配岗位
A类(综合管理):聚焦公共政策解读(如新质生产力、企业扶持政策)、政治理论水平与宏观服务意识;
B类(行政执法):侧重执法实务(如现场执法受阻、法治营商环境)、应急应变与法律素养;
C类(乡镇街道):紧扣基层热点(如直播助农、乡村基建、矛盾调解),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题干信息量大,审题能力是关键
江苏面试题平均字数达161字/题,远超其他省份(约100字),内容常嵌入政策背景、矛盾冲突等多重信息。例如2024年B类题“检查违规猪场遭群众阻挠”,需在长文本中快速定位执法依据、群众诉求及解决路径。
紧扣时事与实务,淡化理论学术色彩
命题突出“上接天线,下接地气”:
时事性:如2024年A类题结合“新质生产力”谈企业创新政策,C类题模拟“直播带货”助农问题;
实务性:超60%题目涉及组织管理、应急应变、人际协调等基层工作场景(如安全生产反思会、养老院投诉处理)。
结语:科学备考方能应对形式之变
江苏省考面试虽以结构化为主流,但分级命题、长题干设计、结构化小组试点等创新,持续推动其测评体系向更精准、更务实演进。对考生而言,理解形式差异仅是第一步:
A类考生需深耕政策解读与宏观思维;
B类考生要磨砺执法流程与应急技巧;
C类考生应积累基层案例与实操方案。
以上就是有关【
江苏省考面试形式是结构化嘛?结构化面试确实是主流形式】的全部内容了,仅供大家参考,具体的以官网最新消息为准。无论形式如何变化,快速审题能力(针对长题干)、政府思维(立足岗位解难题)和表达流畅性(限时压力下),始终是江苏面试的三大核心能力锚点。
江苏省考推广-J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