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国内顶尖高等学府,浙江大学的保研政策不仅是人才筛选的标尺,更是指引学子深耕学业、拓展潜能的方向标。对于即将迈入推免关键期的2026届同学而言,哪些核心条件是通关密钥?政策中又藏着哪些助力成长的细节?今天,这份专属指南为你而来,带你精准解码浙大保研的核心信息。

一、浙江大学保研要求
(一)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。
(二)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遵纪守法,品德良好。
(三)诚实守信,学风端正,不存在考试作弊、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等有违学术道德、专业伦理等行为以及其他违法违纪受处分或受处罚记录。
(四)研究兴趣浓厚,有较强的创新意识、学术潜质和专业能力。
(五)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。
(六)符合招生学院(系)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制定的其他学术要求。
(七)申请人除了按要求填报信息外,必须提交的材料包括:
1.有效身份证扫描件、本科期间成绩单、外语水平证明等。
2.学院(系)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或证明。如果有已发表的学术论文等科研成果,或有科技活动获奖的,请提交证明材料。
3.如申请本科直博,还须提供至少两名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专家(或相当专业职称的专家)的书面推荐意见。
(八)获得就读学校推荐免试资格。推荐免试资格以教育部“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(免初试、转段)信息公开管理服务系统”(以下简称“推免服务系统”,网址://yz.chsi.com.cn/tm)备案信息为准。
二、浙江大学保研流程
(一)学校根据上级部门有关规定,编制和公布推免生招生专业目录和招收办法。学院(系)制定本单位招收推免生实施办法,并在本单位网站公布。
(二)符合申请条件的推免生,根据学校和学院(系)的具体要求,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名及提交申请材料等。
(三)由学院(系)或学科专业成立专家小组对申请人申请材料进行审核,根据招生计划和审核结果,择优确定复试名单。在申请人数充足的情况下,实行差额复试,具体复试差额比例由各学院(系)根据本单位学科专业特点和生源情况自行确定。获得复试资格的申请人须按报考学院(系)的要求按时到达指定地点参加复试。
(四)复试原则上以线下形式开展。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选拔的需要,复试可采取笔试、面试或实验、实践能力考核等方式进行,同时注重对申请人政治态度、思想表现、道德品质、科学精神、诚实守信、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考查。复试全程录音录像。
(五)我校坚持按需招生、全面衡量、择优录取和宁缺毋滥的原则,根据推免生招生计划、复试考核结果等,综合评价,择优录取。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或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。
(六)拟录取的推免生,须根据教育部推免工作进程安排,于各学院(系)规定的时间内,在中国研招网“推免服务系统” (网址://yz.chsi.com.cn/tm)填写报考志愿,完成复试录取确认规定流程。推免生的录取结果以中国研招网“推免服务系统”中的录取状态为准。
(七)拟录取的推免生请于2026年3月自行到当地二甲及以上医院体检,并于2026年3月31日前将体检表寄送到录取学院(系)。体检不合格者取消录取资格。
(八)录取学院(系)将向拟录取的推免生所在单位函调人事档案(或档案审查意见)和本人现实表现等材料,全面考查其思想政治和品德情况。政治审查不合格者取消拟录取资格。